沃野植出擎天木——河南省汝南县深化扶贫攻坚纪实

作者:《中国农机化导报》记者张培奇胡然然范亚旭陈艺娇 本站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5日

    ■农民日报记者张培奇胡然然范亚旭陈艺娇

    年底收官,河南省汝南县东官庄镇的贫困户江国旺卖了手头的雪松苗,第一件事就是向村两委提出退出“贫困户”资格,不再享受相关的政策帮扶。自打一年前种苗木有了收益,江国旺给孩子交学费再也没有借过一分钱,按他自己的话说:靠“干农活儿”赚钱,这个帽子摘得特别有成就感。

    在汝南县,“干农活儿”脱贫增收的不止江国旺一人。“县有骨干企业带贫、乡有重点产业支撑、村有带贫产业项目、户有增收就业门路”的政策方针逐步落地,一个个产业项目在家门口生根发芽,让3329户、13578名贫困人口在2017年尝到了脱贫的果实,也推动了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9.3%的增幅增长至10984元。

    汝南县委书记彭宾昌介绍,从2016年推动精准扶贫以来,汝南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点扶持一批效益高、接地气的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两到三项产业覆盖,并针对产业需要进行技能培训,为贫困户发放培训补贴91万元。截至目前,51个贫困村、37297名贫困人口已经走在这条产业扶贫的乡土大道上。在经历了一个漫长严冬后,这片中原沃野逐渐消冰融雪,生机盎然。

    技术帮扶,一台收割机跑出绝境

    久保田履带式收割机,在汝南县三桥镇被叫做“洋马”。因其作业效率高、省人力、行动灵活,每到各地稻麦收获时节,这种农机服务十分抢手。三桥镇西王村贫困户王井中家里也有一辆二手收割机,说起这今年刚刚贴息买来的“宝贝”,王井中眉梢嘴角都是难以掩藏的笑意:“去年活没干完,就先预支了半年工钱,医药费算是有着落了。今年自己也出来单干,小儿子结婚还要修房子哩。”

    王井中口中的“医药费”是他以前的一块“心病”。大儿子患有小儿麻痹症,2017年妻子又查出患有尿毒症,接连不断的医疗费用让这普通的四口之家很快陷入贫困。而此时汝南县农机局组织的一次农机服务专项培训让王井中看到了一点希望。学车两个月,王井中正式“持照上岗”,在三桥镇鑫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当上了农机手,自那时起,收割机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

    鑫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国法介绍,这种履带式收割机可收获小麦、油菜、稻子等多种作物,服务费用在60-80元/亩,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需要抢收,费用还会高一些。“从三四月份开始,我们车队就开始由南向北进行全国跨区域麦收作业。先去云南、四川,再由湖北向河南一路北上,到了九、十月份在东北结束。一年下来,一台机器就能带来15万左右收入。”肖国法告诉记者,一名技术娴熟的农机手一年工资在4—5万元,跟车打下手的社员也能挣到两万左右。

    汝南县农机局副主任游明告诉记者,在三桥镇,100台以上规模的农机合作社有10多家,“小洋马带动大扶贫”已经做成了品牌,县农机局每年都会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学习驾驶技术,并由县财政出资,为参与农机作业的贫困户购买农机互助保险,每人补贴1000元。”2017年,全县102个贫困村共培训机手、修理工2380人,检审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3964台,全县农机产业共吸纳2721户贫困户转移就业。

    “在我心里,农机带动扶贫比其他方式更接地气。农民不怕吃苦,在我这里干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善家庭困境。”肖国法说,“关于扶贫,我也有个想法,可以由镇政府牵线为贫困户贷款入股农机合作社,用于买车扩大业务规模,让更多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能通过分红得到收入。如果真能行得通,我们干劲儿就更大了。”

    精神鼓励,一张奖状写就希望

    虽然肖国法的想法还没有实现,但在古塔街道范胡村,一种“光伏发电”项目将这种“入股分红”的扶贫模式以另一种方式变为了现实。范胡村扶贫攻坚责任组组长施惠杰告诉记者,光伏发电项目占地20亩,由政府投资460万元建设,村集体负责运营管理。贫困户以家庭为单位,一户一股,目前,该项目可以带动范胡村和汪庄村12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每年至少可分到2000元。

    范胡村是2011年确定的省级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290人。据村党支部书记孙晓东介绍,因病致贫是这个村子最主要的贫困原因,达到61户共179人。

    六十多岁的胡国民家三代同堂。四年前,儿子胡超查出白血病,不久儿媳离家出走。原本热闹的小院一下子变得空荡荡。而如今走进胡国民家,小院收拾得宽敞明亮,井然有序。一张“感谢党恩光荣户”的奖状贴在了门口最醒目的位置。胡超告诉记者:“刚得病的时候,整个人都要垮了。要不是村干部经常来聊聊天,给我们讲解帮扶政策,让我感觉生活还有希望,可能我都走不到现在。”

    施惠杰指着墙上的“汝南县贫困户享受帮扶政策明白栏”告诉记者,每家贫困户家里都有这样一张“明白纸”,上边列出了所有贫困户可享受的帮扶项目,符合哪项就在哪项前面画勾,落实情况一目了然。“最右边的一栏是帮扶联系人,这些干部的电话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县里专门组织了督查委随时打电话抽查。在上一次的检查中,一位干部因为半夜把手机关掉了没接通,第二天就受到了通报批评。”施惠杰说。

    县委书记彭宾昌表示:入户走访帮扶是将节日式、慰问式帮扶变为常态化帮扶。一方面要安排责任人与贫困户经常保持联系,发现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另一方面,每月选取一个时段进行集中帮扶,集中解决问题。

    按照汝南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指示,从2017年10月开始,范胡村村委会组织了“五净一规范”模范户和“感谢党恩”光荣户等评选活动。每周一主题,集中选择一周时间评选在环境卫生、精神面貌方面表现良好的群众,并开会表彰。“卫生规范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这是树自信基础。通过教育引导贫困户讲究卫生、规范生活,能够提高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重建对生活的信心。”范胡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亚伟说。

新闻来源地址: